冷门的定义就是弱队战胜强队,但是“强”和“弱”的标准往往因人而异。例如,2004年欧洲杯的希腊,在揭幕战上击败了葡萄牙,很多人会把这一场比赛视为冷门。但是,随着希腊队不断击败法国和捷克,大家对这支球队的看法逐渐发生了变化。连续的冷门让人逐渐消解了“运气”的成分。换句话说,希腊虽然并非顶级强队,但他们在那一届欧洲杯上的表现已经超出了人们的预期。如果希腊在击败葡萄牙后,接下来的比赛立即以0:5败给西班牙,那么他们击败葡萄牙那场比赛的冷门性质就会显得更加明显。因为,西班牙的强大能让人重新评估希腊队的实力,这样反衬出之前的冷门有多么令人惊讶。
那么,以这个标准来看,世界杯历史上最经典的冷门,可能就是1938年第三届世界杯,古巴2:1逆袭罗马尼亚。这场比赛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震动,因为在那个黑白电视时代,除了欧洲和南美洲,其他地区的足球水平都相对较低。参加世界杯的非欧洲、南美球队,通常都被认为是“陪跑”的角色。比如1954年世界杯的韩国,他们两场比赛总共输了16个球,最终打道回府,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。
1938年的古巴队,也大多数人认为他们只是来凑数的。但罗马尼亚队的表现则完全不同。尽管罗马尼亚不算世界顶级强队,但在那个时代,他们已经是世界杯的常客,是世界杯的“元老”之一。即便如此,他们也不可能轻视对手古巴,因为无论如何,罗马尼亚的整体实力要远强于古巴。然而,最终古巴却以2:1的比分淘汰了罗马尼亚,这场比赛极具冷门色彩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场比赛是加赛,双方在常规时间内3:3打平,双方并无分出胜负,随后的加赛中,古巴成功逆转。
虽然很多人一度认为古巴队会一黑到底,最终在四分之一决赛中,他们却遭遇了惨败。古巴0:8惨败给瑞典,输得一塌糊涂,尽显与真正欧洲强队的差距。显然,面对瑞典这样的强队,古巴无法抵挡。也正因如此,古巴对罗马尼亚的胜利,无疑更多依赖于运气,而非实力的体现。
其实,冷门之所以成为冷门,往往就是因为它的唯一性。随着比赛的推进,一些“黑马”球队逐渐展现出了更强的战斗力,当我们回头看最初的冷门时,反而会觉得它们似乎不再那么冷了,甚至可以理解为这些球队本就有这样的潜力,只是我们之前对它们的刻板印象使得他们被低估了。然而,先爆冷再被强队逆袭的情况,就如同给观众带来一波惊喜后,迅速回到了现实。这样的冷门,才显得格外纯粹。
那么,除了这些经典的冷门,你还记得其他哪些惊人的爆冷比赛吗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