戚继光,字元敬,山东登州人。明朝抗倭名将,民族英雄,他不仅是位杰出的军事家,还是一位武道大家,著名的《纪效新书》就是戚继光所著兵书,其中不仅有练兵之法,更有习武之道。武林中竟有好多武功名拳或许就出自于它。
就说刚猛雄健的八极拳,爆发力极强,极具实战性,那真有“晃膀撞天倒,跺脚震九州”之势。当年在溥仪、蒋介石、包括伟人毛泽东的贴身保卫人员中,均有八极弟子。
八极拳从创立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,但关于他的创始人却众说纷纭,一种说法是道士所创,是明末一称为“癞”道人的云游高人所创,后传与“神枪”吴钟,流传至今。
另一种说法是南宋时河南焦作月山寺第二任住持崇苍,糅合空相禅师传授的少林拳术创立“八极拳”,故曰“月山八极拳”。
还有一种说法便是八极拳就是戚继光《纪效新书》中所说的“巴子拳”,因该拳仅屈紧拇指、食指,其余三指半握,拳轮似钯,故得名。是戚继光由“巴子拳棍”发展而来,而从前的八极拳就曾称“巴子拳”,因此说戚继光才是八极拳的创始人。
武有八极定乾坤,文有太极安天下!提起太极拳的创始人,一般便会想到张三丰,但对此一直有争议。有人说张三丰其人根本就不会武功,有人说史上有两个张三丰,一文一武。而陈家沟有一说法是陈王廷当年在创立太极拳时,却是吸收了戚继光的戚家拳法,据说在太极拳祖祠里,中国太极拳博物馆里的展板上,就有“陈王廷创太极拳秉承《纪效新书》阴阳变化的理念,吸收了《纪效新书·拳经捷要篇》中三十二势拳法里的二十九势”等内容。
而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史学家唐豪,在其《太极拳根源》一书中,也论述了太极拳与《纪效新书》中“拳经捷要篇”里拳法的关系,认为两者之间确实有法源关系。
据说现今有的地方流传下来的戚家拳与太极拳中招式很是相近,而《纪效新书》中也确能见到“棚、捋、挤、按,采、挒、肘、靠”八法。依上所述,无论从拳式名称还是阴阳理念上看,太极拳都应是源于《纪效新书》。
《纪效新书》中第十四篇,便是《拳经捷要》,主讲拳法。短短五百多字篇幅不长,所蕴含拳术理念却十分丰富,其中豁然就有这样一句:“不招不架,只是一下,犯了招架,就有十下”。而这句话同样也出现在形意拳谱中。再有就是戚继光精于六合枪,并创“六合”之法,又与形意拳相符,故也?有形意拳源于戚继光《纪效新书》之说。
太极拳、形意拳等拳术不可能是全貌完整的在《纪效新书》中找到,但其绝妙的功夫,或都得益于它。
(分享侠义豪客关注红色武林下篇更精彩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